机械-儋州加丹纸:永不褪色的乡愁
濛濛春雨中,用1般的红纸书写的春联开始有点褪色,但儋州市中和镇大街小巷的春联却还红通通特别醒目,这是由于当地人写春联使用了加丹纸。什么是加丹纸? 加丹纸的丹,名叫红丹,是从1种矿物质中提取的颜料,经过量道工序后,刷在白纸上1片金红,成为加丹纸。用加丹纸书写的对联不容易褪色,更加艳丽而富有立体感。高手在民间。别藐视1张张加丹纸,它凝结着1代代中和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的心血,蕴涵着1代代中和人的文化积淀,寄托着1代代中和人稠得化不开的浓浓乡愁。加丹纸写春联 千年古镇代代传加丹纸的产地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1座千年古镇。据《儋县志》载:至隋末,冼夫人将州治迁至高坡(今中和镇)。从此,中和开启了长达上千年的州城历史。公元1097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儋州中和,创办的载酒堂(今儋州市东坡书院)招徒教学,培养了海南进士符确厂棚没证就可以强拆吗。由于东坡先生提倡和推动,中和镇乃至儋州市,更加书声朗朗。往事越千年。千年古镇作为州城,且有文化巨人苏东坡谪居3年,书写用的纸墨一定需求量大。墨,有苏东坡用松脂、牛皮胶等物混合制成的墨。纸,究竟有哪些不得而知,本土的加丹纸究竟是否是与东坡先生有关?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但加丹纸在这样的文化沃土里被制作出来,可谓应运而生。年年用加丹纸写春联的风俗习惯,已成为中和人的1种集体意识,是其先人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应。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儋州东坡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国强是儋州中和人。年逾7旬的他回想说,从童年记事起,每年除夕都看到父亲在大门上贴上用加丹纸书写的春联。平时的喜庆活动,人们也乐于用加丹纸写对联,这早已演变为中和镇每个家庭代代传承的风俗习惯。手工配方,制法独特奇特的加丹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中和镇中和社区居民李郁成,今年56岁,其祖辈、父辈都会制作加丹纸。多年来,这个家庭坚持纯手工制作加丹纸。潜移默化,李郁成也渐渐学会了加丹纸的制作技艺。李郁成介绍,加丹纸的制作流程为4步走:把红丹打磨成粉,剔出杂质;将红丹粉放在大锅里煮,并加入其他原料进行配方;将煮稠的红丹浆涂抹在较厚的白纸上;让涂抹了红丹浆的纸自然风干。要想制作出上等的加丹纸,是很不容易的。今年76岁的中和镇民间艺术家符国干感慨地说。他认为,加丹纸的制作要领为:1是选用拉力较强的白纸,且厚薄适中,太厚的纸不但本钱高且张贴后容易脱落,太薄的纸则容易破损;2是公道地调配涂料,把牛皮胶和清水按1定比例熬成胶水,加入红丹粉配制成涂料;3是把选好的纸平铺在案板上,用宽排笔把涂料均匀地刷在白纸上。岁月浸蚀,不容易褪色加丹纸的‘丹’,来源于造船的1项工艺。谈起加丹纸的历史,李郁成说,古时候儋州很多渔民造船时,在船身上涂抹红丹浆,木船可防腐朽,铁船可防生锈。也许是前人受此启示,偶尔将红丹浆涂抹在纸上写春联,也起到了抵抗风雨剥蚀的作用。因此,加丹纸就诞生了。中和人写对联,加丹纸是标配。在儋州市那大镇东门街,符国干开了1个门店,除从事雕刻,还代写对联。他说如何面对司法强拆,从中和镇出来,到那大镇经营这个门店已有25年,绝大部分对联都是写在加丹纸上。用加丹纸写的对联,虽经岁月浸蚀也不容易褪色,显得光彩夺目。符国干分析道,加丹不但功能上具有防腐蚀性,而且在色采上呈金红,写上黝黑的字迹更加凸现出来,很有立体感,因此给对联增加了很多魅力。记者采访他时,符国干正在为客户书写1副婚联:9畹兰香花并蒂,千秋桐绿凤双飞。用加丹纸写的这副对联,醒目、充满喜气。文化表征,乡愁记忆62岁的薛明才是儋州1名退休教师,平时摆了1个对联地摊,大多用加丹纸书写。他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在于传承文化和自娱自乐。如今,不单单是教师,中和镇1些农民也写得1手好对联。郑石养是中和镇5里村的1个农民。年过半百的他,早就习惯于将对联写在加丹纸上。在中和镇集镇上,他的妻子、儿子摆了1个地摊,出售对联。其中1副写道:送子读书学业有成凭教育,名师指点德才兼备好前程。虽然这副对联对仗不是特别工整,但对联以意取胜,其彰显出的正能量足以让人振奋。老郑自己就把儿子郑君传培养成了大学生,这让他很自豪。现在江西省读大3的郑君传,虽然是学理工科,但说起对联也井井有条。他说,在千里之外求学,每每想起父亲用加丹纸写对联的情形,既有暖暖的家的味道,又有浓浓的文化气味,更有孜孜以求的学习动力。千里之外,情系加丹。这是1种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用加丹纸写对联,成为中和乃至儋州人民的1大传统。如今,儋州已荣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每项称号背后,都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文化表征。中和镇东坡村村民郑可天说,春节前他1下子就请人写了4副春联。韩国强更是3句话不离东坡,他家有1副写在加丹纸上的对联:励志齐家从世祖,潜心伏案读东坡。那么,曾吟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东坡先生,是否是也用加丹纸写过诗词和对联呢?目前还没有发现资料有此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坡文化的广泛影响,对加丹纸的生产加工、推行利用是具有积极推动力的。